綿綿細雨叨叨絮絮,冷不防的一線雨絲刺得眼睛眨巴眨巴,

煙雨平原,在回家路上隨我同行。

濃重烏雲掃淡人跡,小新里原本就恬靜少言,飄雨的午後更罕見路上行人,

置身此地有如闖進一座孤島,任何喧噪皆是不合時宜。

單車輾彎濕泥與碎石,前幾天的點點滴滴像投影片在腦海播放。



回娘家 5/30


一群共同歷經三年苦海生活的南科畢業生奉教務處之命,

回母校招生宣導。

我的記憶一直停留在三年前黃土飛揚的半完成建築,

直到車子駛進校門右側再轉入守衛室---

擴建翻新的校舍像是一夕之間憑空變造出來般令我不敢置信!

當年老是被球撞歪的樹木終於平安存活,

草皮也繁衍成一片綠地,

搭起了簡陋的(我覺得)竹橋,還有預祝金榜題名的祈福台,

頭上多了一道連接兩棟大樓的空中走道,

在新大樓的庇蔭下,昔日的操場陰涼了不少。


實在有點難接受眼前的震撼---

在我驚覺國中的原始記憶正一點一滴地被時光塗改時。


然後我忐忐忑忑,跟著阿喜老師尾隨(變態嗎)兩位學妹到班級推銷善中

(感覺有點像是去賣膏藥的)

原本腦中還在編織著學弟妹各式各樣的表情,

走進窗簾深鎖的教室才發現只有一種:








清一色的睡眼惺忪。







(啊學弟妹,你們的熊貓眼令我有些愧疚,好在那時也上課鐘響五分鐘了)

在老師簡單的開場白後,換我上場說說三年來的社團生活和學習心得。

雖說打著學姐的名號,但仍免不了隔閡,

更何況是容易在陌生人面前正經八百緊張失措的我,

和一群在茫茫大海中不知如何定位的國三生。



南科開始能力分班了,

從學弟妹口中感受到一種邊緣人的自我放逐,

對念書沒興趣的人來說,善中是痛苦的延續吧!?

想到這裡,其實也不忍心再鼓吹他們跳入另一個深淵...

不過有幾個學弟倒是接二連三提出一些有點囧的問題:

<180一定進的了嗎?>

<有沒有冷氣啊?>

(OS.不是每間學校都有南科一樣有雄厚的本錢啊學妹,何況現在溫室效應耶)

<午餐是便當嗎?>

<團膳?該不會是卡多吧!?>

(OS.想不到南科和善中還有這點可以同病相憐)

<你們合作社有賣什麼啊?>

<香雞排?(眼睛瞪大)真的嗎?>




然後我偷偷歸結結論:他們很關心吃和住:)

其實選學校常常是家長和成績的綜合評估,

以前國三有類似的活動時,我也都抱著到時候再看情況的心態應付,

要以這樣的方式打動他們芳心恐怕有點難吧。


收尾時班上的氣氛總算沒那麼尷尬,我和老師也終於可以繳旨。



離開南科前遇到育琪老師,

她犀利的語風真的很適合當律師(汗)。

喔還有Ms.Hu ,被我逃避了三年的導師,

從一點蛛絲馬跡裡

看的出來她這三年非常非常地秉持教育我們的理念賣力教書^^

老師真的謝謝您,
否則廖化怎麼會做先鋒。




回母校那天是個晴朗的大熱天,

只是雨季一來,念舊的成分便悄悄自邊緣開始發酵......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