爆炸      

會注意到這部片,只是因為金鐘獎上一直聽到旁白用一貫正經又聳動的語氣,放送同一句「得獎的是-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」雖然,片名取的有些弔詭,而描寫慘綠少年的故事,也是國片很常發揮的題材(例如《熱帶魚》,在一宗綁票事件中,喜劇性融入社會諷刺),也許是青春期才剛遠去不久,依舊很常被這類片子中的青春少年少女們吸引。會喜歡一部片,通常是在電影的浮光掠影中看到和自己相同的成分,或者主角做了自己現實不可能做到、卻想過的事,人和電影之間,某種關連是一直在互相印證與對話的吧!所以對我而言,看影片很常是在找回以前的感覺,回想那段時光,就像導演鄭有傑說的:「我拍《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》,也正式向我的青春道別......。

 

海報設計的很有味道、有淡淡的危險。色調不是夏日青春片中那種爽朗的藍天與白雲,相反的還有點陰鬱,讓人快樂不起來,像燠熱的午後將要悶成一場大雨。場景選在水塔,這種在日劇中不良少年很常待的地方,卻出現在第一志願學生的腳下,水塔的高度折射出一種危險,爬上高塔現實上征服了高度,但是否真的戰勝了內心的恐懼還是未知數。海報讓帶有明顯叛逆因子的洪成揖,穩穩站上高塔,而片中資優生浩遠,卻想藉由抽菸來向成揖證明自己可以當壞學生,結果反被菸嗆到,他想要複製叛逆來反抗自己的資優生基因,卻失敗了,讓人覺得孩子氣,因為這時的他,還沒有嚐到真正的孤單,他最近不如意的,大概只有那張在開學典禮上,為了嗆老師而故意大叫拿到的懲戒單吧。

 

 這部實質上有些嚴肅的電影,也加入了甘草角色和幽默的對白,舒緩劇情沉重的部分,像是為愛瘋狂的阿肯:「林筱樓......她不是人,她是女神。」而浩遠女朋友阿丁,一個氣質清新不造做的熱音社長,為浩遠的生日寫的一首歌"等地球爆炸",雖然歌詞最後「死在同一個地方」感覺很稚氣,最後一句「反正你就在身旁」卻是帶點任性的撒嬌,讓平常正經又帶年輕人傻勁的浩遠,露出珍惜又幸福的笑容。相較起心事藏甕底的浩遠,阿丁像是一輪太陽,喜怒分明又熱情洋溢,截然不同的個性讓他們互相吸引。

 

片中的「蜜蜂消失事件」也頗耐人尋味。要找阿肯幹架的洪成揖,發現不能赴約的他,是因為家裡賴以為生的蜜蜂群體失蹤而必須留在家幫忙,生計的壓力瞬間壓過了兩個人的勝負之約,顯影青春荒唐的一面,家計之前,小家子氣的決鬥多麼微不足道。大家一起出動找蜜蜂仍無功而返,最後洪家還是花了一筆錢購買一批新的蜜蜂。本來尋常可見的事物不見了,還得用金錢購買,是否也暗示這些高中生們的心事呢?像是洪成揖真正的生父在生命的17年中缺席,阿丁的母親要和別的男人結婚。

 

整部片後半段開始,浩遠因為家庭經濟,和父親的關係日益緊張。父親對浩遠而言,始終是個矛盾的存在,兩個人都想回到從前無憂無慮的生活,父親在找不到工作又不願兒子擔心生計的情況下,選擇對浩遠隱瞞實情,反而讓發現真相後的浩遠更加無法接受,記憶裡總是給他安全感的父親,現在竟然變成這副樣子,父子間的心結越滾越大,釀成浩遠心底難以向人啟齒的巨大憂鬱,呼應片頭浩遠一個人泅游在藍色大海裡的形象。

 

 成揖和浩遠一直給我互為表裡的感覺。他們兩個其實本質很接近,只是因為不同的成長背景而有不同的個性,但是心底那一塊還是心靈相通的,像是同樣有父親問題的浩遠,就相當了解成揖想見生父又躲避生父的心情:「最討厭你這種  跟我一樣扭扭捏捏的人了啦」浩遠深信著,如果成揖能夠面對自己的父親,那他一定也可以做的到,他一方面這樣激將成揖,一方面也是對自己信心喊話,自己父親的問題,浩遠似乎有了解方。乃至最後成揖像是代替浩遠完成他的夢想一樣,考上了法律系。浩遠和成揖兩個人是對照,像是看著不同人生的自己,而浩遠的性格造成了最後結果。這部片中的主角,都有一個爆炸的心事,只是浩遠做為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,爆炸的方式卻最讓人難過。

 

最後想來說說個人覺得比較突兀的部分,就是浩遠和議員幫派發生衝突後,中彈的表情太過溫和。雖然可以理解他望向開槍者和議員那種純真的眼神,可能是想凸顯浩遠沒有完全"壞掉"的潔淨心靈,但是我覺得受傷後卻沒有任何痛苦的表情,感覺還是太理想化了。

 如果看完一部片有想哭的感覺,就代表我很喜歡,喜歡到還沉浸在劇情裡,無法馬上從餘韻裡抽身。這部片給了我這樣的後勁,讓我不禁期待導演鄭有傑的下一部作品《野蓮香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